送楊少府貶郴州	明到衡山與洞庭,若為秋月聽猿聲。
	愁看北渚三湘遠,惡說南風(fēng)五兩輕。
	青草瘴時過夏口,白頭浪里出湓城。
	長沙不久留才子,賈誼何須吊屈。	 
譯文:	郴州:治所在今湖南郴縣。
	若為:猶言怎堪。
	北渚:《楚辭·九歌·湘君》:“夕弭節(jié)兮北清”。又《湘夫人》云:“帝子降兮北渚”。湘君、湘夫人皆湘水之神,北渚即指湘水上的小洲。
	“五兩輕”謂風(fēng)大。南風(fēng)大,則北上之船航行甚速,然楊不得北返,故惡說之。
	青草瘴:《番禺雜編》:“嶺外二三月為青草瘴”。夏口:古城名,故址在今武漢黃鵠山上。
	湓城:在今江西九江。此言預(yù)計明春瘴起、水漲之時,楊即可過夏口、經(jīng)湓城北歸。	 	 
王維——《送別》	山中相送罷,日暮掩柴扉。
	春草年年綠,王孫歸不歸。	 
譯文:	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,
	夕陽西墜我關(guān)閉柴扉。
	春草明年再綠的時候,
	游子呵你能不能回歸?	 
解析:	這首送別詩,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舍,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后重聚。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。開頭隱去送別情景,以“送罷”落筆,繼而寫別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,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,于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,離人回歸卻難一定。惜別之情,自在話外。意中有意,味外有味,真是匠心別運,高人一籌。